電解質不平衡該如何補充?還有哪些方法能預防?
今天一起來認識電解質,在我們體內有什麼作用?什麼情況下會發生電解質失衡?當人體內電解質濃度不平衡時候會有什麼症狀?
目錄
什麼是電解質不平衡?
名詞解釋:什麼是電解質?
曾經在課本學習到溶於水能導電的,即稱為「電解質」。
電解質在人體生理學上亦扮演很重要的角色,其中注意包括:鈣(Ca2+)、鎂(Mg2+)、鈉(Na+)、鉀(K+),都是人體內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質,與人體的運作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。
維持體液平衡、神經傳導及肌肉細胞功能等,都是需要依靠電解質才能運作。
維持電解質的平衡使人體細胞能正常運作,而電解質會隨著我們在運動、流汗,或其他特殊狀況時都可能導致電解質不平衡,而太高或太低(例:低血鈉症、高血鉀症)都會干擾身體正常運作。
名詞解釋:什麼是電解質不平衡症候群?
電解質一般存在於我們的體液和尿液中。可以通過食物、飲料和補品攝取。當體內電解質因某些原因,導致含量過高或過低時,就會出現電解質不平衡,我們可以透過抽血報告得知電解質的狀況。輕微的電解質失衡,可透過補充水分或是飲用電解質補充液恢復。嚴重時,建議就醫。
什麼原因會導致小朋友「電解質不平衡」?
1. 飲食不均衡
長期飲食不均衡是導致電解質不平衡,而高鈉飲食是導致電解質失衡的其中一個原因。
2. 體液流失
運動,或特殊狀況大量流汗後,由於體液流失,也會導致電解質流失造成電解質不平衡,除了要飲用足量的白開水補充流失的體液外,也建議要適量補充流失的電解質。
營養師説明,由於一般市售運動飲料的糖份較高,較不建議直接飲用,若是飲用稀釋後的運動飲料,可能會導致電解質含量不足,反而達不到補充電解質的目的。
建議可購買電解質補充液,來補充流失的電解質,在挑選時要注意其含糖量。
3. 小朋友缺乏電解質要吃什麼?
平常飲食應保持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,並減少精緻加工類食物,例如零食餅乾,鼓勵以原型食物為宜。可以根據國健署公佈的「我的餐盤」來進行食物的挑選:
「每天早餐一杯奶,每餐水果拳頭大
菜比水果多一點,飯跟蔬菜一樣多
豆魚蛋肉一掌心,堅果種子一茶匙」
我們知道電解質有:鈉、鉀、鎂、鈣,而這些礦物質可從下列食物中攝取。
- 鈉:食鹽、醬油、醬油膏等調味料。
- 鉀:生菜、綠色蔬菜、釋迦、小番茄、香蕉、低鈉鹽。
- 鈣:乳製品、小魚乾、五香豆乾、綠色蔬菜。
- 鎂:堅果類、綠色蔬菜、黑巧克力。
除了吃,還有什麼方法可以預防電解質不平衡?
除了透過吃的方式預防電解質不平衡,也可以透過飲用運動飲料、或是服用電解質補充劑:輕微的電解質失衡,只要補充水分或口服電解質補充液即能改善;相反地,若症狀較嚴重,則建議就醫。
一般健康族群不需額外再補充電解質,平常保持正常作息、維持均衡飲食的習慣,即能從食物中獲取。但是若較大排汗時,由於電解質會隨著體液流失,這時候除了補充足量的水分,還需適量飲用運動飲料或電解質飲品,來補足流失的電解質。營養師也提醒:市售運動飲料一般含有糖,在挑選上要特別注意,建議飲用電解質補充劑。
推薦一款電解質補充劑:小悠活電解質維生素C沖泡飲
結帳輸入優惠碼『YOHOBLOG』再折50元!
悠活原力新推出「小悠活電解質維生素C沖泡飲」,其含糖量低僅佔 2.1%、屬於低滲透壓的電解質補充劑,除了能補充電解質外,其中結合了 50 毫克的西印度櫻桃維生素 C ,另外還有添加麩醯胺酸能幫助增強體力,適用於:病後補養、調節生理機能、運動營養補給、需補充水分及電解質者。每包以 200 毫升冷溫開水沖泡即可服用。
關於作者:
李依縉 營養師
畢業於台北醫學大學營養學系,深耕保健食品產業,具有百場演講及保健食品開發經驗,期盼透過營養知識的分享幫助更多人健康。
現職:悠活原力營養師
證照:中華民國高等考試合格營養師、保健食品初級工程師、CTSSN運動營養專業課程認證、腎臟專科營養師
想更了解電解質不平衡怎麼辦嗎?
現在就加入 line 好友
會有專人營養師與您一對一咨詢喔!
你可能還想看:
1. 2023益生菌推薦品牌:6 大挑選技巧,讓營養師幫你調整體質
2. 蘋果醋除了養顏美容,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功效?一天該喝多少最適當?一次全部釐清!
參考資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