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海魚油好處有哪些?富含3大好油,消化不再有負擔!
大家都知道,魚油是非常常見的保健食品。但你真的知道魚油與深海魚油的差別?而食用好處有哪些?根據《魚油什麼時候吃?6種攝取狀況下,吸收功效好簡單!》這篇文章顯示,魚油富含Omega-3且只要適當補充富含Omega-3的魚油對人體是有益的。而深海魚油又比魚油富含更多好油,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食用深海魚油對你有何幫助吧!
深海魚油是什麼?
魚油應該不難理解,就是從「魚體脂肪」萃取出來的油脂,吃魚油其實就是為了補充EPA及DHA兩種好的脂肪酸 (吃好的油),而Omega-3 脂肪酸,就是好的脂肪酸。而常見的油脂有3種:飽和脂肪 、不飽和脂肪酸與反式脂肪 。
-
飽和脂肪酸
常見奶油、肥肉等動物油脂為主,被認為過量攝取容易增加身體負擔。
-
不飽和脂肪酸
又可以分為「單元不飽和脂肪酸」與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」。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中Omega-3 是現在非常容易缺乏的,與飽和脂肪酸相反。

-
反式脂肪
常見於油炸食品及氫化油為主,對身體的影響比飽和脂肪酸更加不好,對人體有很大的害處。
常見油脂 | 吃與不吃 |
不飽和脂肪酸 | 好東西要吃 |
飽和脂肪酸 | 盡量少吃 |
反式脂肪 | 最好不要吃 |

深海魚油的好處有哪些?3大好油 吸收好營養
深海魚油中,Omega-3 是「不飽和脂肪酸」的其中一類,而其中最重要的油脂有3種:ALA、EPA、DHA。而EPA 和 DHA 都是屬於「必須脂肪酸」,之所以必須,是因為人體無法自行合成,但是它在幼兒的成長發育中絕對是不可或缺的。除了成長發育,EPA 和 DHA 分別還有不同的功效:
- DHA:能幫助思緒靈敏,另外可以支持學習,適合成長中孩童、退休年長者。
- EPA:幫忙維持青春活力。對於幫助循環健康,特別是應酬很多、勞累忙碌的人。
魚油好處這麼多,那吃魚油有副作用嗎?
一天只要攝取低於2公克的魚油,基本上是沒有安全疑慮的。但如果一天攝取超過3公克的魚油,可能會讓凝血作用變得較為困難,正在懷孕或是又特殊疾病的人需注意。
深海魚油如何挑選?4大步驟 完整教學
➡️ STEP 1. 選小型魚
富含 Omega-3 的魚種以來自寒帶的深海魚居多,因為生物鏈的關係,選擇小型魚,較無無染。
➡️ STEP 2. 選無重金屬(檢驗報告)
除了小型魚,最重要還是要看有無檢驗報告。
➡️ STEP 3. 濃度要高
簡單來說就是EPA、DHA的含量越多越好,假設一顆魚油扣掉膠囊是1000mg那他的EPA+DHA最好要至少400mg,也就是濃度40%,台灣深海魚油大約落在30%~50%。
➡️ STEP 4. 選TG 型魚油形式
魚油淬煉常見可分為TG 型、 EE 型 ,酯化型魚油(簡稱 EE 型)與三酸甘油脂型(簡稱TG型)兩種型態魚油。如果還是不太懂,沒關係,通常在包裝上面,都會有。TG 的濃度較高,吸收率也比較高(約是 EE 型的 3 倍):
- 選軟膠囊
好的魚油一般是油狀(軟膠囊);有些粉狀,改變了原本的物理性質,吸收率可能也會下降。
- 包裝最好不透光
Omega-3 屬於不安定的脂肪酸,需要環境需乾涼、陰暗,不能照光,如果用透明塑膠瓶,對於魚油的保存不佳。
- 選有額外添加維生素E
因魚油本身易氧化,添加維生素 E 作為天然抗氧化劑
深海魚油常見Q&A
Q1. 為什麼OMEGA-3 脂肪酸容易缺乏?
前面提到過,Omega-3是屬於「必須脂肪酸」,人體沒辦法自行合成,再加上目前我們的飲食當中,飽和脂肪酸(奶油、動物脂肪、椰子油)跟反式脂肪(油炸食品)相對於 Omega-3容易取得。你想想,你平常炒菜常用的植物油,要不是不含Omega-3,不然就是含量非常少,如果你吃油炸食物就更不用說了。
Omega-3 通常在脂肪含量比較高的魚類身上,像是鮭魚、青魚、鯖魚、沙丁魚等。相對於其它油,Omega-3 的確攝取比例偏低。以Omega-6:Omega-3舉例:目前普遍的飲食比例約為10~20:1。
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建議:
EPA/DHA(ω-3):650mg
亞油酸(linoleic acid,ω-6):4.44g
大約是1:7
Q2. 「不飽和脂肪酸」是好東西,那跟魚油有什麼關係?
深海魚油富含Omega-3 ,而Omega-3 就屬於不飽和脂肪酸中的一類,內包含:ALA、EPA、DHA。也可以理解成:EPA 和 DHA 就是好的油,所以不是不能吃油,而是要吃好的油。而魚油就是富含EPA 和 DHA,可讓你思緒靈敏樂活久久。
還不懂挑選魚油的朋友,可以依據上面的挑選深海魚油法則,才不會白花冤枉錢。推薦【悠活原力】高單位深海魚油EPA+DHA軟膠囊,製作過程全都符合好魚油的特質。並具備4高特點:高純淨、高品質、高單位與高吸收。如此優質商品,如果想要了解更多,不妨加入LINE讓我們為你解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