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干貝的好處有哪些?生食級干貝等級要怎麼看?一次看懂干貝營養價值
干貝指的是新鮮的雙殼貝類剝去其外殼,取出內部的閉殼肌,俗稱貝柱,即我們所食用的部分。干貝在全球飲食文化中享有高級食材的地位,象徵著美味與奢華,常見於高端餐廳的菜單中,無論是生食、快速煎烤或是輕煮,生鮮干貝以其細膩的口感和豐富的海洋風味,在美食界中一直佔有一席之地。
市場對干貝的需求持續增長,特別是在喜愛海鮮的地區,由於捕撈和保存過程費時且資源有限,干貝的市場價值亦居高不下,成為重要的海洋經濟產品。
干貝營養價值大揭密
干貝屬於六大類食物中的低脂豆魚蛋肉類,富含蛋白質,提供優質氨基酸,且脂肪含量低。干貝雖然含有膽固醇,但適量攝取不會對健康造成威脅。且含有豐富的礦物質,如鋅、硒及鎂,以及維生素B群,這些成分支持新陳代謝,以下為每 100 g干貝的營養成分分析:
熱量(kcal) | 57 | 鈉(mg) | 949 |
粗蛋白(g) | 12.7 | 鉀(mg) | 51 |
粗脂肪(g) | 0.4 | 鈣(mg) | 6 |
總碳水化合物(g) | 1.7 | 鎂(mg) | 11 |
鋅(mg) | 0.5 | 鐵(mg) | 0.3 |
以下為每 100 g食物膽固醇含量(mg)分析:
干貝 | 38 |
紅肉鮭魚 | 53 |
雞蛋 | 389 |
豬大里肌肉 | 59 |
土雞 | 106 |
吃干貝的好處有哪些?
吃干貝的好處主要在於其豐富的營養成分,包括蛋白質、維生素和礦物質。以下是一些吃干貝的好處:
- 高蛋白質含量:干貝富含優質蛋白質,有助於滋補強身、增強體力以及保持健康
- 低脂肪、低熱量:干貝的脂肪和熱量較低,適合有飲食計劃的族群食用
- 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:干貝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2、鋅、碘和硒,其中碘有助於有助於維持正常基礎代謝、維持甲狀腺激素的正常分泌,以及有助維持正常生長、發育、神經肌肉的功能
根據新版美國飲食指南表示,成人每週建議食用 8-10 盎司的海鮮,一掌心海鮮大約等於 3 盎司,因此一週約 2-3 掌心;食用干貝的份量和頻率應根據個人的營養需求和健康狀況來調整,每週食用 1-2 次即可,以確保攝取多樣化的食物營養,與其他海鮮交替食用以避免攝取過多的重金屬等風險。
什麼人不能吃干貝?
干貝是雖然營養豐富,但過量食用干貝可能會帶來一些風險。以下是一些不適合食用干貝的人群及需要注意的事項:
- 對海鮮過敏者:對海鮮過敏的人應避免食用干貝,以免引發過敏反應或不適等狀況
-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: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可適量食用干貝,但避免攝入過多,以防潛在的重金屬對胎兒和嬰兒的發育產生不利影響
- 限磷、鉀的族群:干貝含有較高的蛋白質和磷、鉀等礦物質,以上營養素須限制攝取者,需要注意這些營養素的攝入量
干貝的品質與等級怎麼看?
干貝的品質通常由其新鮮度、大小、色澤及香味等指標衡量。日本對干貝的等級有嚴格的分類,大致可分為 S、M、L 等級,又可細分為 6S 到 2L,主要依據干貝的直徑和重量而定。干貝越大,等級越高,價格也越昂貴。生食級干貝必須新鮮無腥味,觸感結實,且通常來自管制嚴格的海域,包裝上也應註明可生食。
一般中小型干貝適合亞洲菜餚,如炒菜或蒸煮,添加在湯品或米飯、粥中;大或特大干貝則適合用於義大利麵或煎烤、生食如刺身,成為獨立的菜餚。
挑選優質干貝時,應重視其色澤、氣味和彈性;新鮮干貝有淡淡的海洋氣息,質地緊實且富彈性不黏手、型狀完整、邊緣無破損。另外,選購信譽良好的商家,以確保干貝的品質與安全。
結論
干貝是一種受歡迎且珍貴的海鮮食材,不僅在亞洲地區,甚至在全球都被視為高檔食材。干貝營養豐富,含有豐富的蛋白質、維生素和礦物質,並且脂肪及熱量含量較低,非常適合追求健康體重的族群。然而,對於須要限磷、鉀的族群來說,需謹慎控制攝取量。選購時,新鮮度至關重要,應選擇色澤均勻、氣味清新的干貝,選購自信譽良好的供應商,以確保享用美食之時,健康也獲得保障。
廖育琦 研發長
醫療生技美容產業20餘年,為護理及營養背景。曾在醫療院所、製藥公司、食品飲料廠、生技公司擔任保健產品研發、銷售、經營國內外醫療通路、經銷代理商管理及培訓營養師、健康講座講師等豐富的產業經驗。
現職:悠活原力研發長
證照:國際認證營養諮詢師、國際認證健康諮詢師
想了解更多保健知識嗎?
現在就加入 line 好友
會有專人營養師與您一對一咨詢喔!
參考資料:
1. Leonardo L. Alonso, Lisa Armstrong, Steven J. Warrington .(2024). Shellfish Allergy